![]() 一种地下水抽水回灌的实验装置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下水抽水回灌的实验装置,包括循环箱,所述循环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实验盒,实验盒的内腔固定连接有过滤管,本实用新型通过循环箱、实验盒、过滤管、粘土层、粗砂层、细砂层、细小卵石层、碎石层、连接块、流量计、回灌管和支管的设置,共同构建了一个地下水抽水回灌的实验装置,其中通过模拟地下水抽取的方式,把水抽进实验盒中,地下水慢慢的渗入土壤中,而不同的土壤中均埋设有过滤管,这时地下水就可以通过过滤管把地下水引进过滤管的内腔中,然后通过回灌管流进支管中,并且在回灌管流通时,可通过水压计对水流压力进行检测,然后传输给外部的实验电脑中,方便实验人员对其进行观察和记录。 公开号:CN214334619U 申请号:CN202120299236.5U 申请日:2021-02-02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李建锋;雷媛媛;陈涛;莘星 申请人:李建锋; IPC主号:G01N15-08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水回灌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地下水抽水回灌的实验装置。 [n0002] 地下水的过度开采,由此引发的区域性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海水入侵、湿地萎缩、地面植被退化等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十分突出,严重影响和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地下水回灌作为增加地下水补给量最积极、最有效的手段被广泛应用,将雨季丰沛的雨洪水或者其它地表水回灌到含水层,可以缓解地下水过度开采引起的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入侵、泉水断流等环境地质问题,而且还可以实现雨洪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n0003] 为了解决地下水过度开采的问题,目前采用抽水回灌的方式对地下水的水量进行补充,然而,在回灌过程中不同的地质土壤对回灌速率也会造成影响,传统的地下水抽水回灌的实验装置,无法体现不同的地质土壤,对回灌速率也会造成影响,从而导致回灌效果差,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地下水抽水回灌的实验装置,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 [n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水抽水回灌的实验装置,具备可以体现不同的地质土壤对回灌速率造成影响的优点,解决了传统的地下水抽水回灌的实验装置,无法体现不同的地质土壤对回灌速率也会造成影响,从而导致回灌效果差的问题。 [n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下水抽水回灌的实验装置,包括循环箱,所述循环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实验盒,所述实验盒的内腔固定连接有过滤管,所述实验盒的内腔且位于过滤管的四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粘土层、粗砂层、细砂层、细小卵石层和碎石层,所述过滤管的表面均匀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过滤管的右侧连通有回灌管,所述回灌管的顶部设置有水压计,所述回灌管的右侧贯穿实验盒并延伸至实验盒的外部且连通有支管,所述回灌管的表面连通有流量计。 [n0006] 优选的,所述回灌管的数量为五个,五个所述回灌管分别分布在粘土层、粗砂层、细砂层、细小卵石层和碎石层的内部。 [n0007] 优选的,所述循环箱顶部的左侧连通有循环管,所述循环管远离循环箱的一侧连通有出水管。 [n0008] 优选的,所述出水管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出水管位于实验盒的正上方。 [n0009] 优选的,所述循环管的表面连通有出水泵,所述出水泵的右侧与实验盒固定连接。 [n0010] 优选的,所述支管的底部与循环箱连通。 [n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n0012] 1、本实用新型通过循环箱、实验盒、过滤管、粘土层、粗砂层、细砂层、细小卵石层、碎石层、连接块、流量计、回灌管和支管的设置,共同构建了一个地下水抽水回灌的实验装置,其中通过模拟地下水抽取的方式,把水抽进实验盒中,地下水慢慢的渗入土壤中,而不同的土壤中均埋设有过滤管,这时地下水就可以通过过滤管把地下水引进过滤管的内腔中,然后通过回灌管流进支管中,并且在回灌管流通时,可通过水压计对水流压力进行检测,然后传输给外部的实验电脑中,方便实验人员对其进行观察和记录。 [n0013]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循环管、出水管和出水泵,可以把循环箱内的水抽进实验盒中; [n0014] 通过设置两个出水管,可以加速对土壤的浸湿,从而加快实验过程,提高实验效率。 [n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n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中过滤管的立体图; [n0017]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中过滤管的剖视图; [n0018]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中循环箱的剖视图。 [n0019] 图中:1、循环箱;2、实验盒;3、过滤管;4、粘土层;5、粗砂层;6、细砂层;7、细小卵石层;8、碎石层;9、连接块;10、回灌管;11、支管;12、水压计;13、循环管;14、出水管;15、出水泵;16、流量计。 [n0020]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n0021] 请参阅图1-4,一种地下水抽水回灌的实验装置,包括循环箱1,循环箱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实验盒2,实验盒2的内腔固定连接有过滤管3,实验盒2的内腔且位于过滤管3的四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粘土层4、粗砂层5、细砂层6、细小卵石层7和碎石层8,过滤管3的表面均匀设置有连接块9,过滤管3的右侧连通有回灌管10,回灌管10的顶部设置有水压计12,回灌管10的右侧贯穿实验盒2并延伸至实验盒2的外部且连通有支管11,回灌管10的表面连通有流量计16,通过循环箱1、实验盒2、过滤管3、粘土层4、粗砂层5、细砂层6、细小卵石层7、碎石层8、连接块9、流量计16、回灌管10和支管11的设置,共同构建了一个地下水抽水回灌的实验装置,其中通过模拟地下水抽取的方式,把水抽进实验盒2中,地下水慢慢的渗入土壤中,而不同的土壤中均埋设有过滤管3,这时地下水就可以通过过滤管3把地下水引进过滤管3的内腔中,然后通过回灌管10流进支管11中,并且在回灌管10流通时,可通过水压计12对水流压力进行检测。 [n0022] 请参阅图1,回灌管10的数量为五个,五个回灌管10分别分布在粘土层4、粗砂层5、细砂层6、细小卵石层7和碎石层8的内部。 [n0023] 请参阅图1,循环箱1顶部的左侧连通有循环管13,循环管13远离循环箱1的一侧连通有出水管14。 [n0024] 请参阅图1,出水管1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出水管14位于实验盒2的正上方,通过设置两个出水管14,可以加速对土壤的浸湿,从而加快实验过程,提高实验效率。 [n0025] 请参阅图1,循环管13的表面连通有出水泵15,出水泵15的右侧与实验盒2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循环管13、出水管14和出水泵15,可以把循环箱1内的水抽进实验盒2中。 [n0026] 请参阅图1,支管11的底部与循环箱1连通。 [n0027] 使用时,启动出水泵15把循环箱1内的水,通过模拟地下水抽取的方式,经过循环管13和出水管14的输送,把水抽进实验盒2中,这时地下水慢慢的渗入土壤中,而不同的土壤中均埋设有过滤管3,这时地下水就可以通过过滤管3的过滤把地下水引进过滤管3的内腔中,然后通过回灌管10流进支管11中,并且在回灌管10流通时,可通过水压计12对水流压力进行检测,然后传输给外部的实验电脑中,方便实验人员对其进行观察和记录,水压计12反应的土层压强,同时与通过流量计16测出出水量,这样既能够对不同土层取样,可以进一步研究土层堵塞具体情况,可以实现进行测压、取样、测流,从而可以提高实验的效率和准确率。 [n0028] 本申请文件的控制方式是通过控制器来自动控制,控制器的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编程即可实现,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并且本申请文件主要用来保护机械装置,所以本申请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 [n0029]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权利要求:
Claims (6) [0001] 1.一种地下水抽水回灌的实验装置,包括循环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箱(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实验盒(2),所述实验盒(2)的内腔固定连接有过滤管(3),所述实验盒(2)的内腔且位于过滤管(3)的四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粘土层(4)、粗砂层(5)、细砂层(6)、细小卵石层(7)和碎石层(8),所述过滤管(3)的表面均匀设置有连接块(9),所述过滤管(3)的右侧连通有回灌管(10),所述回灌管(10)的顶部设置有水压计(12),所述回灌管(10)的右侧贯穿实验盒(2)并延伸至实验盒(2)的外部且连通有支管(11),所述回灌管(10)的表面连通有流量计(16)。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水抽水回灌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灌管(10)的数量为五个,五个所述回灌管(10)分别分布在粘土层(4)、粗砂层(5)、细砂层(6)、细小卵石层(7)和碎石层(8)的内部。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水抽水回灌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箱(1)顶部的左侧连通有循环管(13),所述循环管(13)远离循环箱(1)的一侧连通有出水管(14)。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下水抽水回灌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1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出水管(14)位于实验盒(2)的正上方。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下水抽水回灌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管(13)的表面连通有出水泵(15),所述出水泵(15)的右侧与实验盒(2)固定连接。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水抽水回灌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11)的底部与循环箱(1)连通。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205276375U|2016-06-01|一种农田水利循环排灌设施 CN104775443B|2016-03-02|一种井点降水方法及装置 CN102322054B|2013-05-08|超软土浅表层间歇性强抽排水结合短期晾晒的处理方法 CN204139242U|2015-02-04|花园绿地雨水收集自动利用系统 CN104250986A|2014-12-31|雨水收集处理系统 CN214334619U|2021-10-01|一种地下水抽水回灌的实验装置 CN203403502U|2014-01-22|水系生态水资源再利用系统 CN203346870U|2013-12-18|一种高有机质含量河湖疏浚吹填土堆场排水装置 CN106522306A|2017-03-22|一种具有灌提复合功能的傍河地下水回灌系统 CN206396830U|2017-08-11|一种具有灌提复合功能的傍河地下水回灌系统 CN109339149A|2019-02-15|珊瑚岛礁地下淡水集水设施建造方法 CN103374904B|2015-09-23|农田排灌模式转换节地节水方法 CN104695506A|2015-06-10|一种地表沉入淹没式滤池渗滤取水方法及系统 CN205581667U|2016-09-14|一种试验区地下水位精确控制装置 CN206129244U|2017-04-26|一种煤矿水资源分区预开采系统 CN104196005A|2014-12-10|一种高效防堵塞的含水层补给装置 CN105926577B|2018-06-15|真空预压渗流固结法 CN110735468A|2020-01-31|一种灌渠灌井结合的地下水越流补给回灌系统 CN212436771U|2021-02-02|一种用于生态型加筋土边坡结构的太阳能滴灌系统 CN204491797U|2015-07-22|一种运动场雨水过滤积聚装置 CN210113885U|2020-02-28|一种节水灌溉系统 CN204287168U|2015-04-22|隧道突水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监测模型试验装置 CN204139151U|2015-02-04|一种高效防堵塞的含水层补给装置 CN207032185U|2018-02-23|一种基于全渠道控制系统的高效灌溉耦合技术装置 CN207610962U|2018-07-13|一种多功能沉积模拟实验水槽装置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299236.5U|CN214334619U|2021-02-02|2021-02-02|一种地下水抽水回灌的实验装置|CN202120299236.5U| CN214334619U|2021-02-02|2021-02-02|一种地下水抽水回灌的实验装置|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